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1在本期期末,我上了《语文园地六》的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它以图片的形式出现了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小兔究竟怎样运南瓜这幅图空缺,留给同学想象。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我充沛利用故事开头和结尾的图画,创设情景引入话题,激发同学的交际兴趣,鼓励同学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表达自身的见解,培养同学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一、情景导入,揭示话题
师:(出示图一)一天早晨兔妈妈正要做饭,它发现菜快吃完了,就叫小兔到地里去找些吃的。小兔蹦蹦跳跳地出了门。来到地里,小兔眼睛一亮,它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生甲:一个大南瓜。
生乙:一个大大的南瓜。
生丙:一个圆圆的南瓜。
生丁:……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不只观察出了南瓜的样子,还观察出了南瓜的颜色,杨胜、杨咏微他们还用了叠音词,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呢!小兔看见这样的南瓜会怎样?
生:开心;高兴……
师:可是,问题来了。
生:这么大的南瓜怎么运回去呢?
(师出示图二)
生:兔妈妈问小兔: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家的呢?
二、启发独立考虑
师:是啊!这么大的南瓜怎么运回去呢?我们一起来开动 ……此处隐藏9489个字……的重点是让学生把自己想到办法,对交际对象表述清楚。
其次是第三幅图的交际,这个环节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出示要求,侧重指导学生观察小兔的动作、神态以及兔妈妈的神态,为学生进一步想象两个人物的语言作铺垫。最后同桌对话表演,进行互相补充。把语文与生活实践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从故事中来,回到故事中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问题解决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诞生了,这时我就带领孩子们进入到故事王国中去。以表演的形式将故事演绎出来,从而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
教学反思:
这几天通过我的试讲,我发现一堂课真的不是自己觉得设计的好就可以的,每一次上完课都让我有很多的发现,这其中有自己的教案设计上的不足以及对自己在授课方法的认识。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方法中的适合低年级学生所适用的情景测验法的评价标准中提到1、用普通话,2、态度自然大方,3、语言文明礼貌,4、选词、组句正确,符合口语习惯,5、声音响亮,速度适中,6、认真听别人讲话的这六点,在本节课中我力求能使学生在这几方面能有全面的提高,但是在刚才的授课过程中我感觉到在指导学生看图后用一段话把图说完整这点上我还需要在指导的方法上多学习,虽然我创设了多种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但是可能是学生第一次上这种公开课,有些怯场,没有达到我的预想,在观图中对学生连词成句的表达训练还不够。在指导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把三副图连起来说一说,在采用符合图意的滚南瓜的方法来表演这个故事,最后采用其他的方法在表演这样就更好了。
在最后布置作业的这个环节中如果我让学生先把书中的空白图补充完整画在书上然后再将给家人听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