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反思15篇

更新时间:2023-02-25 07:57:16
《找规律》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找规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规律》教学反思1

《找规律》是苏教版数学第九册教学内容。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本节课我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以“观察——发现——

总结

——运用”的方式为教学主线,力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和生活相结合,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习兴趣,以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上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挑战性极强的游戏---男生女生快速记忆PK赛。课件快速闪现数字,女生记女生题,男生记男生题,看谁先记住方框里的数字。记住的人多,就能获胜。(男生189625364079 女生556655665566)因为“规律”帮女生赢得了比赛,以此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规律,体味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最后的学习过程,我也是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体会规律,运用规律。游戏中用到了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用这首儿歌来玩游戏:从左起一人对应一字地读,读到 ……此处隐藏13072个字……小组讨论的习惯还不是太好。这些不足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找规律》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我巧妙地设置和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了参加生日聚会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彩旗、花朵、灯笼、小朋友的队伍的规律,不仅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在自主探究中,认识规律。例1环节我创设了让学生“猜”的环节,让学生意会,积累感性经验。如猜下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下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等,都是让学生先自我感受,再听取别人的意见。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独立思考、自我尝试、独立猜想、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发现“彩旗”、“灯笼”的排列是有规律之后,让学生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采用学生“互相说一说”的方法。通过讨论和互相交流,可以让学生教会学生,人人又都有了表达的机会。使课堂真正面向了全体学生。

三、动手实践、激趣乐学。

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从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去实践,去动口说、动手摆、动手画、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实质,变枯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激趣乐学。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找规律》教学反思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