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凡达》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阿凡达》观后感1去看了《阿凡达》,场面很震撼,内心却有一丝小小的悲哀,为卡梅隆,为人类,也为自我。
不用多说,3d创造出的潘多拉星球的奇幻景象,美不胜收,无与伦比,任何一个看见这些美丽景象的人都会深深的喜爱上这个魔幻的星球。相信卡梅隆这十二年的心血没有白花,所谓视觉的一场饕餮盛宴也可是如此了。
可是纵观整个故事情节,再看卡梅隆自我这十多年的经历,让我不得不怀疑这阿凡达的故事可是是卡梅隆个人的一次虚拟人生罢了。
故事从一个因战争失去行走本事的海军陆战队员杰克的一次阴差阳错的外星任务开始,在人类殖民外星获取资源的背景下,杰克替代了因意外死亡的博士哥哥,参与了一个由人类意志控制克隆外星人从而打入外星人内部的潜伏任务,从而去研究外星人和外星生物。这个任务隶属于一个科学团队,而与之平行的另一个团队是驻扎在这个星球的以获取攫取超导资源为目的的军队。
与任何卧底的无间道电影情节一样,卧底者必须会迷失自我,必须会发现自我本我面目下的那个真我,而到了最终也必须会激发出那个心底最深处的超我。杰克在卧底外星纳为人的过程中,被这个热爱生命,倡导生态平衡的异族所感动,在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纳为武士的过程中,他从中得到自我生命的另一次升华,重新认识了这个自然。他在视频日记里也对于自我任务的正义性产生了怀疑,对人类的这种移民模式产生了动摇。 ……此处隐藏6063个字……隆简直是用一个外太空人的脑子构思出了整个潘多拉星球的生态。如果说潘多拉星球的生物形态是通过对地球生物做一些形态上的改变而来,那纳美通过辫子末端的神经末梢操控动物就是他完完全全的独创了。他还想出了整个潘多拉星球复杂的生态系统,将人类的互联网概念加入其中,让星球上的每个生物都能实现互连,并且一点都不牵强,这真是《阿凡达》中的神来之笔。
镜头三:宏大的战争场面
在剧中的最后部分由20多分钟战斗场面,让我惊叹,在《阿凡达》的末尾段落,豪华的战争场面从天空打到森林。纳美的勇士骑着空中飞禽与人类的战斗机对抗,森林里纳美勇士骑着类似马一般的生物与人类的机器人大战,这场战争加上雄浑的配乐,看得让人血脉贲张。
镜头四:情节很简单,可是爱始终其中
就像当年的《泰坦尼克号》,《阿凡达》情节很简单,只讲一个残疾军人,被派去纳美人族群中卧底,套取他们的情报,却爱上了酋长的女儿,最后“叛变”了自己的族人,帮助纳美人反抗人类的侵略。
可是从头至尾,爱始终贯穿其中,从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到随着男女主角在相互接触中渐生爱意到最后的灵肉结合,影片达到了浪漫的顶峰,男女主人公的爱始终连接与贯穿着整部影片。
《阿凡达》张开了想象,也张开了我内心的善意。走出影院后很久,我的脑海里还是那些绚烂的颜色和丰富的画面,久久挥散不去。
这绝对是一场大师级的视觉盛宴,是绝不可错过的一次梦境旅行。
很多次,我都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童年的时代,变成一个粉嫩的充满幻想的小孩;那目不暇接的柔软的强悍的触目惊心的不断颠覆我们想象的影像流,仿佛清澈无比的小溪在不断洗涤我那已沾满灰尘的灵魂,让我自己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听到自己的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