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姜子牙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姜子牙观后感1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觉得它讲的是众生平等,无论是鄙弃或悲悯,都少了一分对生灵的尊重,其实,人类的力量远不是天尊眼中的那样渺小,纵使他们没有移山填海的大气魄,可千丝万缕的情感串联其中,他们与神有何不同?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回味,我好像又有了些别的见解的。
“谢谢你,送我回家。”当漫天的黄沙席卷了荒凉的大漠,数万的怨魂发出哀鸣长嘶,这时青鸟降世,普度万千的亡魂,辅助他们重生,浅蓝色的翅膀画出无边的天际,留下了梦的影子,为万物都镀上了新的生机,好像春回大地,天空在不只是黑暗与孤寂,多了这些感谢的声音。想那时,他们被迫卷进了这场战争,在那场纷乱中经历着生离死别,千百年来犹如无根的浮萍,若不是他们心中还想着家,还怀着善念,任凭“风吹骨响”也不能抚慰亡魂,这一刻,他们终于回到了他们思念已久的家。小九也是这样,仅为“阿爹在那里等他你”他就无畏无谓地去找那虚无缥缈的长着黑花的地方——幽都山。
哪怕她从没有一个疼爱他的父亲,一个完整的家,他从始至终只是个被枷锁困住的可怜女孩儿罢了,连入归墟摒弃前世,去寻找未来和自我都困难的女孩儿罢了,姜子牙只不过是将他一生动荡纷乱前应有的东西还给他罢了,她早该自由了。也如九尾,受天尊欺骗,生生将自己的狐族击入了无尽的归墟,她倍受煎熬的挣扎着,只不过想弥补她当年犯下的错,想赎罪而已,与她而言, ……此处隐藏8045个字……多一点。
然而《大圣归来》跟《哪吒之魔童降世》却摒弃了这个“定律”,开始弘扬我们传统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了。
该主题不回避命运和注定,也不主讲情执,而是将思想再度拔高,将舍己为人、人定胜天等正能观念渗透到观众心里。这是我们本有的传统价值观,比所谓的佛系、随缘更积极,更贴近道家的洒脱和悲悯。
《姜子牙》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为主题,正是在弘扬我们本有的正能量。所以该片的文化价值比较大,不论它的特效能否超越《哪吒》,只要有这个文化内核在,捧的人就不会少,高票房几乎唾手可得。
另外《姜子牙》还有很大的商业价值,这种价值不局限于电影本身。众所周知,《哪吒》与《姜子牙》之间是有联系的,前者还为老姜出了彩蛋。这两部影片跟《大圣归来》一起,正在搭建属于我们本土特有的封神宇宙,就像漫威或DC宇宙那样。
这样由多个影片串联起来的庞大宇宙一旦形成,那么衍生作品会接踵而至,且它们会互为犄角抬高彼此的口碑和票房,形成最佳产业链。不夸张地说,这种巨大商业价值是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的电影发展的。
从这方面讲,《姜子牙》本身的商业价值不同凡响,只要故事讲得好,票房不是问题。
《姜子牙》最后一个软实力点,跟它的同期竞争对手有关。
春节档中的那些真人电影自不必说,它们之间会争得不可开交。但对动画类影片来说,能打的貌似只有《姜子牙》跟《熊出没》,稀少的竞争对手又让该片增加了一层保障。
况且春节长假是孩子们的天下,就算他们先看《熊出没》,过两天再看《姜子牙》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还是那句话,该片只要故事讲得好,票房保证好。即使不延期下映,拿个10亿票房也应该没问题,春节档排名不会低于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