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11篇

更新时间:2023-02-08 19:29:44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11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1

仔细聆听完公开课后,对我感触最深的是以后孩子的努力方向,不止课堂之内的卷面分数,还有课堂之外活色生香的现实分数。双减后的教育需要多元评估,包括孩子的体能、特长、审美、心理健康、动手能力等等方面。正如教育公开课两位专家所倡导的那样:家长要积极充当孩子的心理营养师、学习引领师、人生指导师、习惯监督师、兴趣合伙人,要将视野拓宽到课堂之外,陪他阅读丰富内心,陪他运动强健体魄,带他看展培养审美,带他旅游见世面,带他体验各行各业了解生活百态。多元化的培养,才能收获各方面能力都不错的孩子。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2

家庭的生活教育、学校的学科教育、社会的实践教育,它们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我们不能要求把家庭的生活教育和校外的实践教育都变成学校的学科教育,也不能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过量学习学校课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但过度的管控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叛逆,焦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各自的天赋和兴趣,我们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他们自己喜欢的事物。我们家长要知道,孩子的综合素质从来不只体现在学习成绩这一个维度上,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并且尊重孩子独一无二的天性和多元化地发展。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3

我们要像孩子一样保持好奇心和学习力,不能天 ……此处隐藏1308个字……观后感9

在家里要不要管学习,那肯定要的。但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和家庭在孩子的学业问题上所关注的侧重点是不同。学校作为学习知识的专业阵地,负责学科文化知识的传授;家庭是以亲情交流为主的港湾,除了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还要负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和家庭是互相协作的关系。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10

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比优异的成绩重要,而在人格塑造过程中,家庭教育理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双减”通过校内校外双重减负,给家庭教育留出了时间,让出了舞台,引导家长把注意力从只关注孩子学业转变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上来,放下焦虑,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在给予孩子物质满足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关照,做到两增一减:拿上书本,增加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放下手机,增加对孩子的有效陪伴;重塑信心,减少面对孩子成长的焦虑感和盲从性。由此,让孩子回归正常的学习状态,让教育回归正常的生态。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11

刚听完两位老师讨论了关于“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的主题内容后做出了以下总结:

作为家长面对“双减”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做有担当的好父母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不减责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家风的教育。减轻学业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它更考验父母的担当,家长应注意孩子的多元化教育,不仅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应尊重每个孩子的特质,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例如:生活学习、实践学习、学科学习。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家校共同携手教育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好少年。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